麻花星空无限视频

“青榕”金融法读书会(总第41期)——硕士研究生开题与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交流会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24-11-27 | 阅读数:

2024年11月21日19:00,厦门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举办的“青榕”金融法读书会(总第41期)顺利举行。

本期读书会的主题为“硕士研究生开题与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交流会”,由厦门大学2022级经济法学博士研究生(直博生)刘毅楠主讲。本次讲座由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欣媛副教授主持,金融法中心本硕博同学近叁十人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主讲人介绍

刘毅楠,2022级经济法学博士研究生(直博生),曾在《现代经济探讨》等颁厂厂颁滨期刊独作发表文章,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吴宣恭科研奖学金等奖学金9项,获得厦门大学优秀叁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累计获得福建省经济法学会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福建省金融法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学术奖项14项。

主讲内容

讲座开始,刘毅楠说明了本次读书会的目的,针对硕士生同学在硕士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经验分享。本次读书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对于文章选题。刘毅楠根据论文写作经验,将论文选题分为叁个步骤。首先,确定宏观主题来明确论文的写作方向。刘毅楠分享了宏观主题的选题来源,其中包含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核心刊物各期目录(专栏、稿约、转载)、学术年会、论坛、会议等。其次,确定选题后通过叁个问题来思考如何对选题进行细化,具体而言包括:这一选题是否已有较多相关研究内容?能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这种创新是否必要?最后,刘毅楠强调了选题的细化要逐渐深入,深挖选题的关键在于“切入点大,落脚点小”。

第二,对于知识搜集。刘毅楠说明,在实地考察调研、问卷调查结果缺失的情况下,要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尽可能全面完整地获取有关这一主题的全部资料,并且分享了基本收集方式——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籍、网络文献的下载、法条案例的收集等以外,“小众”但好用的收集方式——微信搜一搜的公众号文章(观点)、 Bing国际版相关内容报告。同时结合当下AI的快速发展,指出要谨慎使用GPT、Kimi、天工AI等人工智能;完成资料的收集后,在对其吸收理解过程中要静下心来,全面阅读理解,对有关的政策背景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

第叁,对于框架设计。具体而言,在框架设计包括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刘毅楠同时指出叁个部分的内容均要涵盖,但主题不同各部分的篇幅占比不同,例如所提出的问题比较前沿,则篇幅重点可能落在分析问题上。框架的设计要做到逻辑完整,入题迅速,用语规范。文章标题的设计要做到涵盖全面,尽可能精简和避免歧义,刘毅楠表示可以根据外审专家的意见对标题进行斟酌修改,特别指出了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重要性。

第四,对于观点论证。刘毅楠强调了特别对于研究金融法方向的同学来说,立论的前提必须清晰,并且外审专家的意见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提出的问题要做到“热知识,冷思考”,应当是理论上的“真问题”,避免追逐热点的嫌疑。论证方法涵盖四个方面,数据统计、域内外研究动态的总结、案例以及理论的应用和学科的交叉。

第五,对于语言表达。基本的表达要求要做到“读者友好型”和“法学规范性”,即假设读者具有法学基础,要做到确保概念不游离,基本名词使用准确,避免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子以及避免每一部分开头与结尾都重复“承上启下”。而对于所谓的“高级词汇”的基本态度为养成积累习惯、学会甄别语境和避免走火入魔,指出了部分一针见血的词汇,同时部分词语若不在特定语境中,可能存在“矫揉造作”之嫌。

答疑环节

史欣媛老师和刘毅楠针对同学们的提问,针对性回答了论文选题创新点的选取,参考文献的归档整理以及学习计划等问题。

史欣媛老师还对研二的同学因开题所面临的焦虑情绪进行了疏导缓解。

结语

时间飞逝,一个半小时的硕士研究生开题与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交流会落下帷幕,交流时间虽然短暂,但干货满满,刘毅楠的慷慨分享以及史欣媛老师的总结指导令在场的同学收获颇丰。讨论结束后,大家与刘毅楠和史欣媛老师一起合影留念。期待下一次读书会的到来!


文/李宇琛

图/杨宇航

审核/刘志云

审定/张宇斌

上一条:金融法中心硕士研究生朱江受邀参加第叁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

下一条:华东政法大学姜涛教授《我国轻罪立法的发展方向》讲座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