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星空无限视频

白贝贝:存储美好,勇敢前行——荷兰留学所感

发布人: 薛雪阳 | 发布时间: 2020-04-23 | 阅读数:

2019年2月4日、中国农历年除夕,我回到上海。结束近半年的留学生活,看到机场里大大的汉字,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终于回家了!

回看自己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以下简称“马大”)这不长不短的五个月,心中竟有许多感慨——对于知识、对于生活、对于成长……每每遇到新奇快乐,我总想赶紧打开微信与朋友们分享,而面对更多的挫折、挑战,甚至是误解、打击,我也想真实记录,告诉犹豫中不敢出发的同学们:“是的,留学生活好难呀,但我们需要这些挑战,并看到它背后的美好。”

学习——在国内我都白学了?

留学即为求学,这是此行根本,但同样,也成为我遇到的第一个、并与之斗争了五个月的挑战。

荷兰大学的学制和我们厦大完全不同,两个多月即为一个学期(国外称为辫别谤颈辞诲,即一个笔),半年有叁个笔。因为厦大2019年春季学期的开学时间是2月17日,所以我刚好上满了五个月。虽是交流生,但所有的学生待遇和任务都是平等的——马大所有的课程任意选择。也就是说,没有厦大这样详细的《法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做参考,学什么课程、课程难度如何全由自己把握。好处当然是自由方便,但对于我这种“从小到大,老师扔来什么我就背什么”的标准应试思维,选择本身就成了难题,更别说考虑难易和学分了!

终于,在各种纠结下,我跌跌撞撞算是完成了四门课程的学习:

首先是比较物权法(comparative property law)和欧洲人权法(European human rights)。

前者主要在于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公民财产的获取、适用规则有哪些不同规定,并且进行优势原因的对比。以荷兰、德国、法国和英国四个国家为例,采取一周一次公开课加一次讨论课的教授方式,至于讨论中的语言表现并不在教师评分的参考意见之内。最后在10月24日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最终测评考核。听起来不难,讲义也只薄薄几页,但当我信心满满跑到图书馆时才发现——一本教材的厚度已超过国内两本《宪法学》教材,这还不包括讲义要求!一次只讨论五六个问题,但每个问题下都有老师列出的濒颈迟别谤补迟耻谤别和肠补蝉别蝉,且全是英文。别说思考问题了,光是教科书我都看不完——每次翻开书本面对读不通的荷语、德语加法语;理不清的法律程序;记不住的冗杂机构,我都禁不住质疑自己:“在厦大的两年我是白学了吗?”

后者就更困难了——一方面授课老师荷兰口音较重,虽是同样的教学模式,在演讲部分我的听课效率很低;另一方面,课堂讨论的内容属于对演讲内容的深入研究,这就要求学生已经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自学能力;再者,闭卷考试的题型特殊,有大量思辨性题目,文笔的要求又是一大挑战;更重要的是,我从来没有学过与人权法相关的任何内容,国内也没有哪所高校开设过类似课程!因此,在这一门课上我不得不花费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坦白说,只要提到欧洲人权法,我至今心里没底。

第一个笔时每天上课我都提心吊胆——害怕自己对讲义问题准备不足,准备较好时又担心自己讨论中插不上话。结果,在大多数的讨论课中我都是沉默的,而且我注意到:大多数亚洲留学生都是沉默的。

其次是法与艺术(law and art)和欧洲法制史(law in Europe)。这两门课采取的是教师课堂演讲、讨论知识点,学生提交研究性论文获得评分的方式。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接近厦大,不要求口头的表达而着重锻炼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课程结束,我也顺利完成了两篇专业论文。虽然英文专业论写作和中国有很大区别,从案例的选取到论文写作规范都有其特色,但这两篇文章足以帮助我了解西方学者从做研究到出成果的整个过程,相信这种经历也会为以后从事学术类工作打下一点基础。

到此我才真切地体会到欧洲教育模式和中国的不同——欧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表达思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和老师的责任只是学习辅导者(迟耻迟辞谤蝉),没有班主任更没有辅导员,却可以保证学生们享受到杰出学者的面对面辅导、最先进便捷的图书馆、资料共享不设限的学习网站……可以说马大法学院存在的一切只关乎学习,学生们需要怎样的活动和乐趣就自己去组织和发现吧,老师们绝不过问。

生活——自律者自由

“留学过的孩子都是大厨!”这句话绝对是我的真实写照了。出国前连煤气灶都不会开,回国后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张罗出一桌菜了(好不好吃另说)。

在走出国际机场的一霎那我才意识到:吃穿用度全都没有依靠了——这是第二个挑战!房子自己租、电器自己买、饭菜自己做(西餐真的难吃)、钱财自己理(真心感谢留基委资助)。等这些安排妥了又发现多出许多东西——时间。前面提到我用五个月学四门课,不是因为懒,而是荷兰的教育模式本来如此:一个笔两门课,一周上四次,一次叁到四小时——那多出来的时间要怎么处理呢?

后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严格的时间表:或健身或旅行、或听讲座或做兼职,最普遍的就是参加各种展览和音乐会,而这些活动的信息也都是随时找得到的;即使下雨天,街道上跑步的人也不少;即使超市里垃圾食品最便宜,荷兰街头却很难找到肯德基、必胜客,大多数人步履轻盈身材姣好。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体育课、音乐课学生们却更加多才多艺且身材高挑的原因吧——对自我的约束与管理已然成为常态。

为人处事——以后多笑笑吧

除了学习和日常生活,我也常常会和同行的朋友们结伴出门,与当地人乃至世界各国的人打交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真的不假——在国内我常以为新闻有危言耸听之嫌,可真正见过了街头的流浪汉、总是做着底层工作的黑人、因为罢工随时可能停运的火车、夜晚黑暗无人的街道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所谓向往的自由与安全感,其实一直在中国。

但也不可否认,马斯特里赫特小镇确实是安静且友好的。师生间亲切的问候、陌生人热心的帮助、车站里不歇的琴声、街头快乐的流浪艺人乃至深秋金黄的落叶都让我体会到了美好——不管是何种肤色、不管多么步履匆匆、不管迎面做来的是陌生还是熟识,这里的每个人都不会忘记微笑。

如果说五个月的留学生活是一幅油画,我绝对会用尽各种黑灰色和红紫色,来宣泄这种种的挑战和压力,但画布的中心必须是一道彩虹,它象征着我在他乡遇到的所有温暖问候;象征着中国留学生们的刻苦用功和互帮互助;象征着我们面对误解非议却绝不退缩的自豪感和浓浓爱国情!

作者:白贝贝(麻花星空无限视频2016级本科生)

2018年优秀本科生公派出国留学项目

2019年4月29日星期一

上一条:陈昊泽:神户大学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