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同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集中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有利于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
一种仪式化的社会实践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标志着党中央对宪法的高度重视和依宪治国的决心,也体现了推动宪法实施的意图。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国家宪法日不仅仅是一个庆祝或纪念的日子,更是一种仪式化的社会实践,旨在持续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塑造公民的宪法意识,构建社会对宪法价值的广泛认同,并促进宪法精神的传播。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及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旨在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公众传达宪法的重要性及其核心价值观。这些活动提供了一个集体记忆和共享经验的平台,有助于增强个体对宪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促进宪法精神的内化和社会共识的形成。
从传播学中的仪式观角度来看,国家宪法日可以被视作一种重要的社会仪式。
仪式不仅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而且在构建社会认同感和集体记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仪式观认为,仪式是社会整合的工具,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行为和象征活动来构建和维护社会秩序与价值观的过程。仪式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行为,更是承载着特定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重要载体。国家宪法日通过定期举行的各种仪式活动,不断重申宪法的重要性,进而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
仪式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仪式具有整合功能,能够通过集体活动强化社会团结和共同价值观,从而形成并维护集体意识。在仪式研究中,特别是在“阈限状态”和“共同体”概念领域,参与者在仪式过程中可能经历身份的模糊状态,这有助于打破社会界限,并在仪式结束后形成更紧密的共同体。仪式中的行为具有社会意义,通过身体动作和体验增强社会联系和个人身份认同。仪式通过模拟社会互动帮助个体形成自我概念,并通过角色扮演教授社会规范。语言和符号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仪式通过公共话语、共享经历、重复行为模式和符号,增强群体成员的认同感,促进社会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维护社会共识,使个体感受到特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国家宪法日作为一种仪式,旨在增强公民对宪法权威的认识,提升国民对法治国家建设的信心和支持。通过共同参与庆祝活动,民众能够加深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在社会层面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社会认同理论提出,个体的身份不仅包括个人特质,还包含所属群体的身份。个体倾向于将自己与所归属的群体联系在一起,并从中获得正面的自我评价。共享意义理论强调,在一个群体内,成员通过共享的经历和符号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和认知框架。比如“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在新市民仪式、青少年成人仪式、学生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大力弘扬宪法精神。”通过参与宪法日的相关活动,参与者共同经历宣誓仪式、讲座、展览等,这些活动成为承载宪法精神的符号,公民可以感受到作为宪法守护者和受益者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感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维护宪法尊严和社会秩序的行动中,从而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国家宪法日活动帮助构建对宪法价值的共同理解与尊重,从而增强成员间的相互认同感。
其次,仪式具有象征功能,通过具体的象征符号(如国旗、国歌等)传达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颁布和实施标志着现代法治国家基本框架的确立。因此,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对宪法文本的纪念,也是对法治理念和公民权利保障的象征性强调。在这一天,通过各种仪式展示宪法的重要性及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如平等、公正和自由。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个体如何通过符号(如语言、行为、标志等)与他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构建社会现实。符号互动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意义的建构,即人们在互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符号的作用,符号作为沟通的媒介,在社会互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发展自己的身份和社会角色。从符号互动主义的角度来看,国家宪法日中的各种仪式和符号(如国旗、宪法文本等)具有特殊意义,它们促进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加深了人们对宪法的理解和尊重。国家宪法日通常会举行一系列仪式和活动,这些活动中的符号元素(如国旗、宪法文本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为国家的象征,国旗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身份,也体现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宪法不仅是法律文件,更是国家治理理念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对宪法文本的宣读和讨论有助于深化公众对宪法的理解,促进法治观念的普及。从符号互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符号不仅是物质实体,它们还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是人们共享意义的重要载体。
再次,仪式具备教育功能,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化工具,能够传播法律知识和公民意识。国家宪法日提供了一个广泛传播宪法知识和理念的平台。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国家宪法日可以作为议程设置的手段,通过官方活动和媒体报道,引导公众关注宪法问题,并促进相关议题的讨论。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为宪法议题提供了突出的机遇,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国家宪法日的相关信息能够迅速扩散至社会各个角落。宪法议题被置于公众视野的中心位置,这些传播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对宪法内容的知晓度,还促进了宪法精神的普及。例如,通过开展宪法知识竞赛、制作宪法主题的公益广告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宪法在社会中的可见性和影响力,这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的庆祝活动和媒体报道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公众对宪法问题的关注。
同时,框架理论认为,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提供了一个框架,有助于公众理解和解释宪法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框架理论关注媒体如何构建新闻故事,以帮助受众理解复杂的信息。通过选择特定的信息、细节和角度,框架塑造了受众对某一议题的认知。国家宪法日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宪法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八五”普法规划提出要“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庆祝活动,宪法被赋予了具体的意义和价值。国家宪法日设立的框架鼓励公众参与宪法的讨论,公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分享他们的看法和理解,促进宪法精神的传播。国家宪法日活动中的教育和宣传活动构建了一种积极的框架,强调宪法的正面作用,如保护人权和维护民主,这有助于形成正面的社会认知。
最后,仪式具有纪念功能,通过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强化集体记忆,有助于传承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集体记忆理论探讨的是群体如何通过共享的历史事件来构建其身份认同。该理论关注社会如何选择性地记住某些事件而遗忘其他事件,以及这些记忆如何影响社会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理论上讲,集体记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受到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影响。身体实践和社会仪式在集体记忆的形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通过重复的行为和仪式活动来巩固记忆。此外,记忆通过文本、图像和其他媒介被保存和传递,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从而影响社会成员的认知和行为。
在国家宪法日的背景下,通过回顾宪法的历史发展与展示宪法的重大成就,国家宪法日活动激发了民众对于宪法历史的记忆。这种记忆成为连接不同个体的情感纽带,进而强化了社会的凝聚力。例如,“八五”普法规划中提出“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基础上建设国家宪法宣传教育馆。”国家宪法日活动中的历史回顾和成就展示,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让公众了解宪法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内涵。同时,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展示宪法实施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社会进步,增强了公众对宪法价值的认可。通过艺术表演、故事讲述等方式唤起人们对宪法历史的情感共鸣,加深个体对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总之,国家宪法日作为一种仪式化的社会实践,通过激发集体记忆、构建社会认同感、传播宪法精神、促进宪法教育等多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公众对宪法的理解和认同,还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通过这些活动,国家宪法日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桥梁,宪法不再仅仅是一纸法律条文,而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个人与集体的重要纽带。
(作者:郑金雄,系麻花星空无限视频、新闻传播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传播研究中心主任)